
6月29日至7月5日為全國節能宣傳周,其中7月2日為第8個全國低碳日,今年全國低碳日的主題是“綠色低碳、全面小康”。低碳環保、超低能耗也是綠色辦奧的宗旨之一,這在北京延慶冬奧村及延慶山地新聞中心二標段項目中也充分體現。
該項目是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延慶賽區重點配套項目、全國首例土地使用權總承包建設權賽后運營權“三合一”招標項目。其整體建筑規劃涵蓋三大功能區:國際區、運營區、居住區,服務于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延慶賽區賽事。
延慶冬奧村項目的運動員組團六作為超低能耗建筑試點,投入使用之后,將大幅降低建筑后期的運營能耗。目前,項目的各項工作正在穩步開展,建筑主體結構已經完成,二次結構砌筑、外幕墻裝修等工程正在緊張有序推進當中。
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建筑主體使用了各類超低能耗工程技術。更多被動房技術,請登錄被動房之家網站。
第一點是高效的外保溫,建筑的保溫比傳統的建筑更厚,就好比在冬天給建筑穿了更厚的羽絨服,可以降低室內能耗。
第二點是被動房外窗,外窗使用的是三玻兩廂被動式外窗,整體K值≤0.8,傳熱系數更小,隔熱性能更好。
第三點采用了無熱橋設計,針對特殊節點進行優化,幕墻的連接點均采用了仿生木進行斷橋處理,可以降低室內外的冷熱傳導,實現降低能耗的功能。
第四點是新風熱回收裝置,項目使用了熱回收效率大于等于75%的新風機組進行熱回收,更好地做到節能增效。
第五點是高效氣密性,被動房的氣密性指標在壓差50Pa下的換氣次數≤0.6。

超低能耗建筑的應用,能夠使建筑的室內環境保持在20-26℃、相對濕度30%-60%的舒適環境。在保證投入使用后舒適度的前提下,同時能夠保證能耗指標達到60%的節能率要求。同時延慶冬奧村及延慶山地新聞中心還將使用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借助周邊良好的生態環境和豐富的林被資源,力爭使建筑實現近零碳的目標。

在延慶冬奧村及延慶山地新聞中心項目超低能耗技術的應用,綜合降低了建筑整體的一次能源消耗。延慶賽區冬奧村項目的運動員組團六和山地新聞中心項目,先后于2018年9月和2019年10月獲得北京市超低能耗建筑示范工程獎勵資金。

中建一局華江公司延慶冬奧村及延慶山地新聞中心項目經理謝啟超介紹:“從經濟的角度來講,雖然建設初期投資的費用會增加,但實際上由于我們后期對能源的需求量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進一步的減少,綜合來看整體運營費是有明顯的降低。”
來源:綠色建筑研習社作者:杜鑫